1.3 催眠师(施术者)
催眠师即催眠施术者,是催眠活动的主导者。催眠施术活动能否成功,能否产生良好的“催眠后效”,主要取决于催眠师的素质和催眠技术的运用能力。一般而言,催眠师的素质和催眠技术的运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3.1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
A.专业知识——首先要熟练掌握催眠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懂得催眠发生的生理、心理机制。还需要掌握人格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等知识。因为催眠技术的运用依赖于对人的行为动机的分析,在施术的过程中,需要熟知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发生机制,需要熟知脑神经系统对信息处理的规律,需要熟知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
B.专业技能——必须熟练掌握催眠的方法和技巧之后,才可以独立对受术者正式实施催眠,否则将带来不良后果。同时,由于实施催眠过程中,施术者需要确定受术者的心理特点,如催眠易感性、心理健康水平等,并据此灵活使用催眠技术,以确保施术活动的顺利进行。因而催眠师还需要熟练掌握心理测量、心理判断和心理咨询技能。
C.语言表达能力——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发音清晰,对语速和发声响度的控制能力强。催眠活动是施术者与受术者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而语言是实现信息交流的主要媒介,因此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开展催眠活动的必备素质。
D.文化背景——要有广阔的文化背景。因为在开展催眠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受术者的文化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催眠措施,才能确保良好“催眠后效”的出现。
1.3.2 通用素质与能力的要求
A.智力——智力测验水平属于中等以上。催眠术是一种知识含量比较高的复杂的心智技能,要掌握并加以灵活运用,催眠术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
B.人格特征——自信、坚韧、富有独创性、机智、反应敏捷、求知欲强、宽容、有责任感、乐于合群、自我控制能力强、富有道德感。催眠活动的实施过程是施术者与受术者之间人际交往与心灵沟通的过程,又是意志的较量过程,施术者的个人品质和人格魅力对催眠活动的成功与否起着基础保障作用。
C.研究兴趣与职业取向——要使催眠技术成为有效开发人类大脑潜能意识的工具,一方面需要不断创新和改善催眠术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另一方面需要人们长期地实践并不断积累经验,这就需要从业者对催眠术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和奉献精神。
D.心理健康——催眠术的实施过程是施术者与受术者之间心灵沟通,相互影响的过程,因而施术者的心理健康是从事催眠活动的必要条件。
1.3.3 身体与生理的要求
A.身体健康,无传染病——在催眠术的施术过程中,施术者需要长久地付出身心上得努力,没有健康的身体显然难以胜任催眠师工作;同时由于大多数的催眠活动都需要施术者与受术者长时间地近距离接触,因而施术者不能有传染病。
B.仪容仪表端庄,体味正常——催眠活动能否成功,最基础的条件之一是受术者能在心理上接纳施术者。因而对于施术者而言,外表端庄,衣着整洁,没有令人难闻的体味是必须的。
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催眠师,需要正直、诚实、奉献,而且必须对人性有很透彻的理解。假如你已经拥有了上述人格特征,你只需要做的就是记住催眠术。然后不断地练习,练习,再练习,并且从每次的练习中加深理解。经过很多次练习和深入理解后,你就可以称自己是催眠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