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催眠暗示 现代汉语词典释注:暗示——一种心理影响,用言语、手势、表情等使人不加考虑地接受某种意见或做某种事,如催眠就是暗示作用。
朱智贤先生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1989)给心理暗示作了这样的描述: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和信念。
耶鲁大学心理学家赫尔在其经典名著《催眠术和暗示》(1933年)中,系统地探讨了暗示在催眠中的作用,明确指出催眠发生的机制在于心理暗示。
日本学者守部昭夫认为:催眠的秘密在于暗示和条件赋予。
有人认为:催眠是通过心理暗示、生理放松等活动,使被催眠者的显意识(即理智)放松宁静,降低其主动抵抗力,因而抵达在其掩护之下的潜意识;在这种情况下,被催眠者很容易接受催眠师的语言暗示,后者可以比较自由地对他的心智进行诱导,改变他对事物的不良看法,灌输诸如新的、健康的思维方式。
1.5.1 催眠暗示的本质
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这一假设得到了许多实验事实的支持。
自从法国的“南希学派”提出了“暗示感应说”以来,医学界或心理学界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催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绝大部分学者都承认,暗示是催眠现象的关键所在。从本质上讲,暗示是催眠现象的心理机制。事实上,正是借助了暗示的力量,催眠师才能将被催眠者引入催眠状态,进而开展治疗疾病和开发潜能的工作。
中国催眠术之父余萍客先生说得好:暗示是催眠的骨子。
催眠开始于一种暗示感应,它是改变意识控制水平的一组最初的活动。借助它,能使受暗示者对外部的注意力分散减少到最小,并只集中在暗示的刺激上,相信自己正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这里,暗示感应包括想象特定的经验,或对事件的反应进行视觉化。重复地进行这种暗示感应活动,会使感应秩序暂时固定下来,就像个人生活习惯一样,使受暗示者很快进入催眠状态。典型的暗示感应秩序会使人进入深度放松状态,实际上不在于催眠者的力量,而在于被催眠者的可暗示性。
要使被催眠者进入具有高度受暗示性的催眠状态,需要催眠师有极大的耐心和坚强的意志,以此促成被催眠者受暗示性的开放与增加,并借助于这股力量克服反暗示性。这种较量的形式是温和的,但实质上却是异常激烈的。在催眠过程中,催眠师始终要以坚定有力的肯定句和词句进行反复暗示,同时不间断地要求受术者放松,即使一时不能进入催眠状态,也绝不气馁后退。一旦催眠师的意志战胜了受术者的意志,那么就意味着受暗示性与反暗示性的能量对比发生了倾斜,受暗示性占了上风。此刻,受术者的意识场显著缩减,对外界毫无所知,表情呆滞,只是与催眠师保持者牢固的、建筑在心理共鸣基础上的感应关系。受术者将无条件地接受催眠师的任何指示,这样就很容易进入较深的催眠状态。不仅由觉醒状态导入催眠状态,要依靠暗示的力量,而且从深度的催眠状态迅速恢复到清醒状态同样是暗示的效应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催眠术就是施行暗示的技术,没有暗示就没有所谓的催眠。要想使催眠成功,催眠师还必须善于观察受术者每一时刻的心理表现,并迅速做出反应。
1.5.2 催眠暗示的特点
催眠暗示是发生在人身上的一种特殊的影响过程。它不需要证明和逻辑推理,而是通过直接移植心理状态来发生作用。催眠暗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A.暗示的双重加工性——一方面,暗示刺激经由理性知觉通道,将符合实际情况以及个人价值、个性、伦理的信息纳入知觉范围,从而引起受术者心悦诚服的实际体验。另一方面,暗示刺激也可以通过非理性知觉通道的情感渗透去建立心理共鸣的感应关系,特别是广泛采用非言语的操作功能来扩展这种效果。这种双重加工的配合默契,可产生最佳暗示效果。
B.暗示的直接渗透性——一旦催眠师的意志战胜了受术者的意志,受术者的反暗示防线被突破,暗示刺激便直接渗透受术者的潜意识中。这种渗透是自动产生的,其实现过程极为迅速、灵活、明确。
C.暗示效果的累加性——暗示是一种能力,经由训练而敏感化。因此,多次接受催眠术,会使受暗示刺激发生作用的时间缩短,影响加深,效果累进。
D.暗示的从众性——人类具有受社会影响而采取与他人保持一致的基本心向,这种从众性在暗示中同样存在并且更加明显。具有惊人效果的集体快速催眠,原因就在于他人进入催眠状态足以刺激自己的可暗示性。这尤其对于个性中缺乏独立性,而智能平常的人更是如此。
E.受暗示的差异性——虽然人类普遍具有受暗示性的本能,但这种本能却呈现出巨大的个体差异性。据统计,经暗示而能进入深度催眠状态的人不足30%,另有10%的人几乎无法进入催眠状态。在性别上女性比男性容易接受催眠暗示,这大概是女性的依赖和缺乏自信所致。在年龄上7——14岁的人最易接受催眠暗示,而成人则较难进入,老年人更不容易进入。
1.5.3 催眠暗示的要求
暗示是催眠的关键,而语言是暗示的灵魂。语言运用的是否巧妙和适当,关系到暗示感应的快慢和成效。因此,每一次暗示的语言,必须符合语言学的基本规律。每句话都有一定的意义,给被催眠者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处于催眠状态的人,显意识受到抑制,不像觉醒的那样,听到对方说话以后,经过大脑加工分析的思维活动,而是单纯的接受指令。所以催眠暗示的语言要经过慎重选择,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要尊重被催眠者的人格,不能用刺激性或贬义性的措词,造成被催眠者的心理压力,反感或抵触情绪。催眠暗示的要求:
A.发言聚精会神——催眠暗示要做到满意的感应效果,在催眠前必须先慎重琢磨好语言词句。必须在讲话之前聚精会神,从丹田运气到舌尖,在语言中凝集心力。一言出口,直抵被催眠者耳膜,深深刺激大脑,使其接受暗示,进入催眠状态。
B.语言简洁浅显——由于催眠中的神经反应不像清醒时那么灵敏,复杂的语言不容易理解,因此,催眠暗示语要简洁、明了、浅显。用普通话最好,或用他听习惯了得语言,这样接受暗示的感应效果更强。
C.语言肯定果断——催眠暗示语言要准确肯定,不能含混不清。同时说话的语气要果断,要有自信,要让被催眠者感到我讲的话是绝对正确的。
D.语言强劲有力——暗示语言中的末尾一个字很重要,说不准确就会出现相反的效果。所以话尾要强劲有力,强劲则暗示能力强,有力则感应效力快。
E.语言深浅有序,随机应变——催眠术的暗示语言有两个特点:一是特殊性,即对于有文化的被催眠者,可以用高雅的语言;对于儿童和文化程度低的人,则应用浅显的语言。二是普遍性,每次催眠所用的暗示少则3-4次,多则8-9次,语言就应有层次,要循序渐进。因此,每次催眠,必须事先整理暗示语言的次序。在催眠中要注意观察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的深浅程度,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语言暗示,做到随机应变。
F.发言反复求详 ——暗示语言如果说了一次,被催眠者仍然不出现感应状态,就说明他还不理解你说的意思。就应当重复说几次,使他完全明白你所暗示的意思,从而表现出感应。所以催眠暗示要反复求详。应当注意:同样一句话,重复时可以将原语意变换词句,以便被催眠者理解语意。每次暗示一般重复3-4遍,间隔3-4分钟重复一遍,使被催眠者既能理解语意,而又不感到厌烦。重复时态度必须始终如一,发言要温和,态度要慎重。催眠师要始终保持精力和腹力充实得力,经过一再暗示,被催眠者就会产生感应。
G.语言必须用将来时——催眠时不要用现在时的语句,要给潜意识留出执行指令的时间。发出指令要少而精,有节律。
1.5.4 催眠暗示的种类
人的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感情、意志等方面,都能接受暗示。由于人的身心素质、文化修养、性格特征、气质类型、社会背景的不同,接受暗示的强弱性也不同。根据催眠需要,可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来操作。
1.5.4.1 催眠暗示的方式
A. 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 B. 无意暗示和有意暗示。 C. 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 D. 语言暗示和非语言暗示。非语言暗示又称感觉暗示。感觉暗示有:视觉暗示、听觉暗示、嗅觉暗示、味觉暗示、触觉暗示、心觉暗示和行为暗示。
1.5.4.2 催眠暗示的方法
A. 现实指令性暗示。依据现实状况直接指示被催眠者做什么、该如何做。例如,暗示被催眠者轻轻按摩自己的腹部后腹痛就会消失。 B. 意念动作性暗示。暗示被催眠者集中注意力默想一个动作,然后做出现实的外显行为。例如,暗示被催眠者默想自己的身体在不停地晃动,于是他的身体就会晃动。 C. 反应抑制性暗示。被催眠者对一些指令不能做出反应。例如先暗示被催眠者,使全身肌肉松弛,手臂很沉,抬不起来了,接着再要求他抬起手臂,那时被催眠者会感到手沉而无法抬起手臂。 D. 认知歪曲性暗示。暗示被催眠者对现实的认知发生歪曲。例如,暗示被催眠者没有数学4,当问到他2加2等于几时,他会无法回答。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暗示。
1.5.5 催眠暗示与受暗示性
人类的受暗示性是与生俱来的,受暗示性是人类普遍具有的一种心理属性。人类世界之所以丰富多彩,光怪陆离,部分原因可归之于人类的这种受暗示性的能力。这种能力与人类的智力及想象力密切相关,并主要以第二信号系统为其客观基础。我国心理学家霜龛指出:颜色、语言、声音、嗅味都可以对我们构成某种暗示,形成某种观念,转化为一定的行动或产生某种效果,我们的心理就是受到这种暗示的刺激转化为能动的物质。这就是我们的可暗示性。南希学派倡导者贝恩海姆把受暗示性定义为:是大脑接受并唤起观念的能力,它使这种观念倾向于实现,使之作为行动。他称之为观念的动力学规律。洛扎诺夫对暗示性则说:这是人类个体之中一种普遍的品质,由于它才使人和环境的无意识关系发生作用。生活中的许多实例都有力地证明了这种观点。可见受暗示性是普遍存在和行之有效的,所以,催眠术才有了产生的可能。
人类的这种受暗示性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并不是那些构成暗示的刺激对人产生暗示效应,只有在个体主动接受的条件下,暗示才能产生作用。那些想体验催眠感受的人更容易接受暗示,更容易进入状态。正是由于人们经常有主动接受暗示的心向,在此基础上,催眠术的效应作用便应用而生,催眠现象便由此而出现。正是由于受暗示性的普遍性和有效性,积极暗示会使人产生向好的方向思考及行动;消极暗示会使人产生向坏的方向思考及行动。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懂得和使用积极的暗示,促使事物向好的方向运动和转化。
|